
高校陸續(xù)開學,新生們對大學生活充滿好奇與想象,很多人通過新生群了解自己的學校和大學生活。記者發(fā)現(xiàn),有些高校的“新生群”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打著新生咨詢的幌子進行推銷甚至詐騙。
舉報
成員疑似僵尸號 群里推銷電話卡
8月初,一個名為“中國農業(yè)大學新生總群”的新生群,被群內一名大二學生舉報實施營銷騷擾。記者在該群的信息資料中看到,這個群建立于2016年7月17日,截止到8月9日總人數(shù)已達到1600人,日常在線人數(shù)為1500人。
農大學生、農大貼吧網(wǎng)友“小楠牧田田”曾調查這個所謂的“中國農業(yè)大學新生總群”。她表示自己經營過2015、2016兩屆新生群,有一定的新生群管理經驗,很清楚新生群不能叫“總群”,是農大一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靶¢撂锾铩辟|疑,這個“新生總群”在創(chuàng)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總人數(shù)就達到1600人,甚至比貼吧認證的、經過幾個月宣傳的新生群人數(shù)還多。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群成員的名字完全相同,凌晨一點還有上千人在線,但冒出來說話的寥寥無幾。群內共有三條群公告,除第一條為7月24日群主發(fā)布之外,其他兩條都是更改群名片的公告,群內也沒有任何幫助新生答疑的群文件。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這個“總群”里的人大多數(shù)是“僵尸號”。
“小楠牧田田”提到,有一些被騙進這個“總群”的新生,幾乎天天都會被各種營銷號騷擾,而聯(lián)系群主從未得到回復,管理員也沒有出現(xiàn)。
打著新生群旗號搞營銷的例子還有不少,中國地質大學貼吧就有人舉報稱,“2016地大(北京)新生群”的管理員向新生推銷電話卡,線上購買可以向新生優(yōu)惠20元,在這個群里辦手機號有紅包拿。
調查
幾個群共用群主群公告完全相同
記者用QQ搜索“新生總群”,發(fā)現(xiàn)很多人數(shù)近2000人的大群,都是以“學校+新生總群”命名,建立時間都在今年7月前后。有意思的是,這些“新生總群”有著幾乎完全相同的群公告:“某某新生總群歡迎你的加入,大家多交流溝通,都是來自不同學院的,這是一個好的平臺,希望對你有幫助?!贝送猓瑤讉€“新生總群”之間經?!肮灿谩币粋€群主。如“中國農業(yè)大學新生總群”的群主“何方”,其QQ號為772××××63。而在“北京師范大學新生總群”、“北京工業(yè)大學新生總群”和“北方工業(yè)大學新生總群”中,也看到了一模一樣的群主頭像,對應相同的QQ號。
提醒
注意識別真假拿不準可以問學長
新生小張告訴記者,他聽說了有人利用新生群推銷甚至詐騙,自己也在一些新生群里遇到過類似情況,但并沒有上當。“現(xiàn)在好多新生群真假難辨,真得自己提高警惕。”
一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確實有學長學姐為了賺取生活費,在新生群里推銷電話卡等物品?!半m然也算幫新生解決了生活問題,但總讓人心里覺得不太舒服。” 他認為學校應該禁止這種利用新生群營銷的行為。
對于假新生群層出不窮的現(xiàn)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最重要的是新生和家長要有識別能力?!氨热缧律煌陮W校規(guī)定的費用,就沒有其他收費項目了。如果群里發(fā)布其他繳費信息,都是具有詐騙性質。”
有新生群管理經驗的農大學生“小楠牧田田”總結,假新生群有建群時間短、群內人員很多但鮮有人發(fā)言、凌晨依舊保持90%以上在線率、有廣告推銷信息等特點。她建議,拿不準的新生可以咨詢輔導員或學長學姐,到底哪些新生群是可信的。 (張麗 康夢琦 據(jù)《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