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實習生張梓楠)仲夏時節(jié),忻府區(qū)董村鎮(zhèn)游邀村紅又甜紅薯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進入忙碌的生產期,農民們栽下一株株紅薯幼苗,也栽種下一份豐收的期盼。
董村鎮(zhèn)游邀村土質好、晝夜溫差大,同樣的紅薯品種生長在游邀村皮更紅、肉更甜。紅薯苗移栽需要適宜的氣溫、充足的水分,因此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yōu)勢基礎上,合作社農民們群策群力改進了灌溉技術。據紅又甜紅薯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蘇全虎介紹,合作社采用的是膜下滴灌技術,用橡膠管點對點灌溉保溫膜下的紅薯苗,既節(jié)約了水資源,也節(jié)省了勞動力,還極大提高了薯苗成活率。最近的天氣較為干旱,這項滴灌技術卻讓游邀村的旱地紅薯苗長勢喜人。
蘇全虎說,合作社今年種植的紅薯品種以“濟26”為主,輔以“哈密”“煙薯”,預計每畝產量能夠達到3000公斤。旱地紅薯種植的收益本身就高于玉米等作物,相比往年,今年紅薯種植面積減少了30%,每公斤價格達到1.6元就能確保收益。預計國慶節(jié)前后,合作社的紅薯就會進入采收期?,F在紅薯苗移栽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田間的農民們插苗、覆土、澆水,配合默契,干勁十足,期待著今年紅薯豐產豐收。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