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為何會出現(xiàn)“短路”?常見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了解腦袋嗡嗡響的原因并及時治療,否則一不小心便可引發(fā)嚴重后果。
腦血管“短路”其實就是腦動靜脈瘺,指的是顱內動脈血未經毛細血管網的減壓,直接流入靜脈,導致動靜脈之間出現(xiàn)不正常的連接。
腦子里出現(xiàn)嗡嗡響的聲音,緣于動靜脈之間形成了顯著壓差,進而產生了鳴響。
頭痛、頭暈、腦子嗡嗡響、耳鳴等癥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果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會導致靜脈壓力升高,出現(xiàn)腦水腫、顱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是腦出血。
腦動靜脈瘺高危因素一:肥胖
脂肪過多會擠壓靜脈血管,導致靜脈系統(tǒng)狹窄,血流速度降低,進而產生瘀滯效應,使靜脈壓力升高。這種條件下,血小板易聚集形成血栓,阻塞靜脈通道,加重靜脈系統(tǒng)壓力,引發(fā)顱內壓升高。血栓形成后,肌體自我修復時可能形成腦動靜脈瘺,導致腦血管“短路”。
腦動靜脈瘺高危因素二:熬夜
熬夜可能導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進而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肌體會啟動自我修復機制。在新生血管生長過程中,若動脈與靜脈之間出現(xiàn)異常錯配,就會形成腦動靜脈瘺。
腦動靜脈瘺高危因素三:感染
由于大腦靜脈缺少靜脈瓣,當靜脈壁周圍發(fā)生炎癥或細菌感染時,細菌可能逆流至大腦,引發(fā)顱內感染。因此避免局部血管炎癥和外圍不當擠壓,對于預防顱內感染至關重要。
(據健康之路)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