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做好體教融合“加法” 賦能青少年健康發(fā)展 |
2022年06月30日 16時11分 新華網 |
新華社南寧6月30日電(記者覃星星、陳一帆)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話題備受關注。廣西南寧市體育部門從強化賽事活動支撐、優(yōu)化訓練網點建設、引導社會組織規(guī)范管理等方面,積極做好體教融合“加法”,努力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提升,厚植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根基。 南寧市體育局副局長甘前嶺介紹,通過強化賽事活動支撐,建設覆蓋更為廣泛的青少年賽事活動體系,體育部門積極營造青少年參與體育賽事活動的良好氛圍。2022年,南寧市體育局聯(lián)合教育等部門組織舉辦和計劃組織舉辦運動項目超過20個。除了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等傳統(tǒng)項目外,還設有擊劍、輪滑、滑板、馬術等近年來廣受青少年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參與人群覆蓋學齡前、小學、初中、高中等各年齡段兒童、青少年。 青少年體育賽事的廣泛開展,激發(fā)了孩子們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及提高體育競技水平的興趣,促進了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甘前嶺說,通過充分發(fā)揮體校、學校、社會力量等青少年體育訓練網點的陣地作用,不斷壯大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南寧市8所體校與17所中、小學開展共建聯(lián)辦,實現(xiàn)學校課余訓練與體校專項訓練有機結合;全市中、小學校不斷挖掘體育特色教育,目前共有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37所、排球特色學校5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148所。 記者采訪了解到,廣西一些地方積極發(fā)揮地域、項目優(yōu)勢,豐富體育進校園內容。以馬山縣為例,該縣以國家攀巖特色小鎮(zhèn)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攀巖進校園”計劃。截至2021年,當?shù)匾呀ǔ?3所攀巖學校、3000多平方米校園人工巖壁,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攀巖學校全覆蓋,常態(tài)化開展攀巖教學及攀巖訓練活動,吸引萬余名學生參與攀巖訓練。 馬山縣古零鎮(zhèn)初級中學是一所群山環(huán)繞的農村中學,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攀巖“好苗子”。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學校建設了專門的攀巖訓練館。走進訓練館,一張板報引人注目,上面詳細記錄了這所農村中學的孩子們在各項攀巖比賽中爭金奪銀的光輝歷史。副校長農華強告訴記者,當?shù)貛r壁資源豐富,很多孩子生于斯、長于斯,從小酷愛攀巖運動,因此學校組建了攀巖隊伍,上體育課時這里人聲鼎沸,攀巖已經成為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拔覀兤綍r會組織攀巖訓練,寓教于樂,為上級運動隊伍輸送了大量攀巖健將?!?/p> 甘前嶺表示,下一步南寧市體育局將與教育等部門強化聯(lián)合,通過創(chuàng)建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并鼓勵建立高水平運動隊,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模式,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幫助青少年掌握1至2項體育運動技能,充實體育人才后備力量;同時,鼓勵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青少年開放,為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提供更有力保障;探索推動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擔任體育教師和教練員,緩解中小學體育師資不足問題,從而多舉措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責任編輯:趙臻宇) |
【關閉窗口】 |